当前位置: 首页 > 中医药 > 中药专业 > 相关参考 > 植物图谱
编号:235715
白花藤
http://www.100md.com 葫芦网中草药专业资讯网
     [别名]

    白花丹、白雪花、白皂药、山波苓、一见消、乌面马、火灵丹、假茉莉、猛老虎、白花岩陀。

    [来源]

    为蓝雪科蓝雪属植物白花藤 Plumbago zeylanica L.,以根和叶入药。

    [形态特征]

    攀状亚灌木,高2~3公尺。茎多分枝,有细棱,节上带红色,光滑无毛。叶互生,叶柄基部扩大而抱茎;叶片纸质,矩圆状卵形至卵形,长4~10cm,宽1.5~5cm,先端短尖或渐尖,基部渐窄,全缘或微波状,无毛。夏季开花,穗状花序顶生,长5~25cm;花萼管状,长约1cm,具5棱,密被长腺毛,有粘性;花冠高脚碟状,白色或白而略带蓝色,花冠管纤弱,裂片5,广展;雄蕊5,与花冠分离。蒴果膜质,盖裂。白花藤白花藤
, http://www.100md.com
    白花藤

    白花藤

    [生境分布]

    多生于气候炎热的地区,常见于阴湿的小沟边或村边路旁旷地。

    [栽培要点]

    喜温暖和阴湿环境,怕霜冻。

    [采集加工]

    秋季采集,将根晒干后入药,鲜叶仅供外用。

    [化学成分]

    叶和根含有毒成分蓝雪素即矶松素(plumbagin,C11H8O3)为5-羟基-2-甲基-1,4-萘醌和氢化蓝雪苷(hyroplumbagin glucoside,C17H19O8)。尚含有氨基酸、白花丹精及白花丹酸、β-谷甾醇、香荚兰酸等。
, http://www.100md.com
    [药理作用]

    1. 抑菌试验:

    花、茎或叶水浸剂或乙醇提取液,对溶血性链球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,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、伤寒杆菌、福氏痢疾杆菌有一定抑菌作用。

    2. 白花丹精及白花丹酸有祛痰作用,β-谷甾醇有镇咳作用,香荚兰酸有镇咳作用。

    3. 白花丹精对大鼠纤维肉瘤及P388淋巴细胞白血病有抑制及抗癌活性,且为有丝分裂抑制剂。

    4. 白花丹精对霉菌也有一定抑制作用。

    5. 白花丹精有抗凝血活性。

    [性味功能]

    苦、微温。有毒。祛风止痛、散瘀消肿。
, http://www.100md.com
    [主治]

    根:风湿骨痛,跌打肿痛,胃痛,肝脾肿大。叶:外用治跌打肿痛,扭挫伤,体癣。

    [用法用量]

    用量:根9~15克(久煎3~4小时以上),孕妇忌服;叶外用适量,捣烂敷患处,一般外敷不宜超过30分钟,局部有灼热感即除去。

    [附方]

    1. 关节扭伤,软组织挫伤:

    白花丹叶5片,地耳草15~21克,松树二层皮,苦楝树叶各适量(皆为鲜品)。将上药捣烂加酒,炒后趁温外敷于局部(避开伤口),每日1次,每次30分钟。

    2. 肝炎,肝硬化:

    鲜白花丹根150克。加水久煎7~8小时,去渣,浓缩至1000毫升,加入白糖适量。成人每日90~300毫升,分3次饭后服,10~15天为一疗程(治疗剂量由小到大)。如无不良反应可连服2~3个疗程。
, http://www.100md.com
    3. 白血病:

    白花丹根(先煎)、葵树子、白花蛇舌草、马鞭草各30克,夏枯草15克。久煎,浓缩成浸膏,制成18小丸,每次服6丸,每日3次。

    [附注]

    1. 若皮肤中毒可用清水或硼酸水洗涤,如糜烂时可用硼酸软膏敷患处。服鲜品中毒后服蛋清、糖水、活性炭,出现麻痹时可给樟脑等强心兴奋剂、静脉注射葡萄糖盐水等对症治疗。

    2. 本品的鲜叶捣烂敷在皮肤,是强烈的起泡引赤剂,不可久敷。

    [参考资料]

    1.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, 百拇医药